1
  • 2

大会赛事

会议简介

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主办,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工商学院联合承办的第17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CSIAM GDC 2025)将于2025年8月20日-23日山东烟台举行。会议将与CCF 全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术会议(CCF CAD/CG 2025)及CCF国际会议CAD/Graphics 2025同期同地举办。大会诚邀国内外几何设计与计算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前沿技术,促进学术界与工业界相关技术发展与交流。  

联合大会以数智驱动图行未来为主题,议题涵盖计算机图形学、CAD/CAM/CAE、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计算几何、视频图像处理、生成式可视媒体、高保真数字人、新视角合成、可微渲染、多模态SLAM、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计算成像、物理模拟与仿真等多个领域。三会联动,将邀请本领域院士、国家级人才、知名教授、企业家作大会报告,举办专题论坛、特别研讨、优秀学生交流、特邀企业宣讲之夜、乘风破浪校企联动、学术课程和竞赛等活动,围绕本领域当前研究热点,针对学科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深入讨论,预计参会人数上千人。

欢迎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工业软件、智能系统、计算仿真、动画娱乐、数字几何、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大模型、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以及工业界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本次会议,展示最新成果,研讨热点问题,展望学科前景。

大赛背景             

CAD/CG&GDC 2025联合山东山大华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科研机构、高校团队、工业软件开发者及AIGC技术爱好者发起基于多模态AI的三维CAD生成到参数建模挑战赛。旨在通过比赛机制,鼓励选手结合当下前沿的人工智能、多模态学习和三维CAD技术,完成从多模态输入到参数化CAD模型生成的算法设计、模型训练与优化,并基于CrownCADCAD平台进行插件开发,最终实现一款功能完善的多模态三维CAD生成与参数化建模插件。本次挑战赛致力于探索从语义理解到几何生成的全流程自动化方法,推动AI与工程设计的深度融合,为智能设计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同时提升参赛者的软件工程开发能力。赛事以线上初赛+线上复赛的形式进行,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型设计搭建与训练优化,并提交基于评测数据集产出的结果文件。复赛成绩排名前十的队伍将晋级决赛,角逐最终大奖并赢取丰厚奖金。             

01主要承办单位介绍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是中国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学术团体,旨在为专业人士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服务。其下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于19868月成立,主要研究曲线曲面造型、产品建模、协同设计、图形绘制、计算机动画、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虚拟现实、图形硬件等多方面内容。专委会充分调动委员积极性,团结本领域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跟踪学术前沿,组织研讨会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界与工业界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是经科技部和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学术性群众团体,隶属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由从事几何设计与计算的教学、研究、开发与应用、生产及经营的人员与单位等组成。本会为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宗旨是推动国内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的研究及应用的发展;促进几何设计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紧密结合;解决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面临的有关问题,促进几何设计理论和应用与普及。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历史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强劲。学校形成一校三地的办学格局,拥有丰富的学位授权点、科研平台及附属医院。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多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列,部分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新时代,山东大学积极响应号召,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办学历史久、规模大、特色鲜明,拥有精良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完备,学科专业优势突出,科研实力雄厚。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成果显著,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始建于1985年,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现以经济、管理、信息学科见长,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师资力量较强,拥有众多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成绩优异,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与多方合作共建研究机构,为地方和国家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努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类大学。

山东山大华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华天软件是以3D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软件服务商,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国产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赋能中国工业创新发展。研发基于云架构的三维CAD产品CrownCAD,突破了三维几何建模引擎DGM和几何约束求解器DCS两大底层核心技术。公司深入贯彻《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要求,践行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围绕三步走战略——从核心技术保持追赶齐头并进到依托云化与智能化实现弯道超车,以核心国产化、开放协同化、架构云服务化、流程智能化的四化路径为基石,构建国产工业软件生态。基于CrownCAD平台,构建设计-仿真-制造的一体化闭环,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安全、高效的数字化基座,未来聚焦云原生架构重构工具链、AI赋能语义级互操作及数字孪生驱动闭环验证三大技术方向,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核心技术攻关与工业软件国产化的战略部署,为中国高端制造实现安全自主奠定坚实基础。

02大赛共同主席

王长波 华东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王长波,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AD&CG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已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在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担任国际会议VINCI2019ChinaVis2018CAD/CG2023会议主席。曾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上海市申银万国奖教金、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等。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可视化、虚拟现实等。

章国锋 浙江大学

个人简介:章国锋,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三维视觉、增强现实与空间智能方面的研究,尤其在SLAM、三维重建和生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开源了一系列相关系统和算法的源代码,是OpenXRLab扩展现实开源平台的主要发起人。曾获2010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20年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4)、2021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2)以及国际顶级会议ISMAR 2020唯一最佳论文奖。担任国际顶级期刊IJCV编委,以及《Virtual Reality & Intelligent Hardware》、《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和《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等期刊编委,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副主任、增强现实核心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增强现实分会副会长。

辛士庆 山东大学

个人简介:辛士庆,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几何计算和几何处理方面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2017/2023SPM大会最佳论文奖(第1名)、2021年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2等)、2023SIGGRAPH最佳论文奖(国内科研单位首次)、2024CVM大会最佳论文奖、2024GMP大会最佳论文奖。担任SIGGRAPH 2024程序委员会委员、国际学术期刊AI&Materials编委、2025GMP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连续5年获得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毕业生最喜爱的老师,并获得2022年山东大学泰山学堂卓越教师称号。

参赛要求

参赛对象

1. 本次竞赛面向全社会开放,不限年龄、身份、国籍,相关领域的个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等均可报名参赛;             

2. 大赛主办单位中有机会提前接触赛题和数据的人员不得参加比赛;违反回避条款的参赛者,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组队要求

1.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参赛队伍人数最多不超过5人,允许跨单位自由组队,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参赛队伍资料由队长在报名时统一提交,提交后不可修改。

2.  参赛选手报名须保证所提供的个人信息真实、准确、有效。

大赛讨论群

竞赛网站:https://www.crowncad.com/#/cadcg-gdc
咨询邮箱:cadcg25competition@crowncad.com

QQ群号:1030615444

大赛赛程

本次比赛共分3个阶段:初赛、复赛决赛

● 报名阶段(2025年4月17日~4月26日)

◎ 4月17日开启报名4月26日24:00截止报名;

选手通过竞赛官网报名注册由队长填写报名表,由相关人员审核登记。审核通过完成报名后通过邮箱通知选手,不通过则回复邮件告知选手原因。

初赛(2025年4月27日~6月30日)

4月26日公开第一批训练数据集以及评测指标

5月20日公开第二批训练数据集以及初赛测评指标;

6月24日公开比赛测试集,参赛队伍根据测试集生成结果并提交

6月28日24:00结果提交截止。结果应提交设计说明文档、演示视频和在线插件,由赛事委员会进行线上人工测评

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结果。组委会根据提交情况,在竞赛官网动态更新排名

复赛(2025年7月1日~8月12日)

8月10日复赛结果截止提交;

8月12日组委会根据提交情况,在竞赛网站更新排名,取10名进入决赛

决赛(2025年8月21日~8月23日)

进入决赛者,每支队伍至少有一名成员注册并现场答辩

由现场评委综合复赛结果和现场答辩情况,给出最终结论

每个奖项仅设一支获奖队伍。“产品优秀奖”、“创新优秀奖”可与冠亚季军奖项兼得,不设互斥限制。

奖项设置

冠军               人民币8000+获奖证书

亚军               人民币5000+获奖证书

季军               人民币3000+获奖证书

产品优秀奖         人民币2000+获奖证书

创新优秀奖         人民币2000+获奖证书

每个奖项仅设一支获奖队伍。产品优秀奖创新优秀奖可与冠亚季军奖项兼得,不设互斥限制。

赛题说明

参赛者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多模态输入(自然语言、多角度视图、工程图、点云等),生成从基础网格甚至带参数化建模历史的高阶CAD模型,或者直接生成高精度、支持不同层级建模需求的三维CAD模型。题目要求结合多模态数据融合、生成式设计及参数化建模技术,探索从语义理解到几何生成的全流程自动化方法,并使用CrownCAD[1]二次开发语言CrownScript[2] 和插件开发SDK[3]在CrownCAD云CAD平台上开发一款从多模态三维模型生成到参数化建模插件。

[1]CrownCAD(皇冠CAD)是国内首款完全自主、基于云架构的三维CAD协同设计平台,其最大特点是不需要安装任何桌面应用程序,用户可随时随地在任意终端打开浏览器输入CrownCAD官网(www.crowncad.com)注册并登录账号即可免费进行在线设计。          

[2]CrownCAD的二次开发语言CrownScript,无需安装编程环境,打开网页就能写代码生成CAD建模操作。自带智能代码提示降低门槛。所有开发都在安全沙盒中运行,用户可实时测试并一键发布小程序,生成独立应用供他人使用。          

[3]CrownCAD开发插件SDK提供嵌入式集成、JS-SDK 的外部集成,以及基于 WebAPI 的第三方授权集成API,依托云架构实现二次开发程序的快速发布和分享。             

            

提交要求及任务说明

训练数据:

除主办方公开提供的数据外,参赛队伍可使用其他开源数据集,但所使用的数据集须在整个竞赛期间(自报名开始至大会结束)始终保持开源状态且可公开获取。为保证公平性,使用开源数据集需在6月28日之前向组委会申明,并允许组委会向所有参赛队伍公开。此外,提交结果应包括使用的数据集的说明。

常见开源数据参考:

1.SolidLetters: https://uv-net-data.s3.us-west-2.amazonaws.com/SolidLetters.zip

2.Fusion 360: https://github.com/AutodeskAILab/Fusion360GalleryDataset

3.CC3D - Ops: https://cvi2.uni.lu/cc3d-ops/

4.AutoMate: https://grail.cs.washington.edu/projects/automate/data.html

5.ABC: https://deep-geometry.github.io/abc-dataset/

6.DeepCAD: https://github.com/ChrisWu1997/DeepCAD

7.CADParser: https://github.com/spicywagyu04/CADParser

8.Free2CAD: https://github.com/Enigma-li/Free2CAD

免责声明:参赛团队需自行判断是否符合上述数据集的使用授权要求。组委会对使用上述数据集造成的侵权、损失等不承担任何责任。参赛团队在使用数据集时应确保已获得合法授权,如因未经授权使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及纠纷,由参赛团队自行承担。

            

测试数据:

624日公开比赛测试集,参赛队伍根据测试数据集生成结果并提交。

提交内容及格式:

1.输入模态:

自然语言文本:对目标模型的结构、功能或参数描述(如一个带圆角的长方体,长10cm,宽5cm,高3cm”);

多角度视图:渲染的三维模型截图,包含至少3个视角;

工程图:二维CAD图纸(如三视图、剖面图),格式为.dwg.pdf;

点云:提供多组不同复杂度的点云数据,格式为.ply, .obj, .xyz。提供2种包含不同内容的点云数据(只有3D坐标信息,以及3D坐标+法向信息),包含噪声、稀疏区域及非均匀分布等实际挑战。

2.输出(按难度分层):

网格模型:输出.obj.stl格式,要求保留几何细节与拓扑合理性;

基础CAD模型:输出.stp.iges格式,无建模历史记录;

输出带历史记录的CAD模型;

输出可调参、有历史的CAD参数化模型:提供参数模板库及动态调整接口(如通过自然语言修改尺寸)。

3.演示

基于CrownCADCAD平台,通过二次开发语言实现多模态数据导入、三维模型生成、参数化建模、输出下载等以上至少三个功能,形成一款三维CAD生成与参数化建模插件。

评测指标:

初赛评分参考标准:

插件开发(基础分30%

多模态数据导入:支持自然语言文本、多视角试图、工程图、点云等数据的高效上传导入;

界面美观,逻辑清晰,操作流畅(配色合理性、操作便利性、布局合理性);

功能至少支持多模态数据导入、三维CAD生成和模型下载三个功能。

网格模型(基础分30%

完整性:网格覆盖GT模型主体区域(覆盖率≥95%);

细节保留:尖锐特征(如边角)保留度(Hausdorff距离≤0.1mm);

拓扑正确性:无非流形边、孔洞(使用CC网格医生验证);

网格质量:三角形正则性(最小角≥20°,边长比≤5:1)。

基础CAD模型生成(40%-无建模历史

□几何准确性:生成模型与GT模型的几何误差,统计最大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差;

无尺寸标注:最大偏差≤5mm,平均偏差≤2mm,标准差≤1 mm;

有尺寸标注:最大偏差≤1mm,平均偏差≤0.5mm,标准差≤0.2 mm;

特征匹配度:关键几何面(平面/曲面)的法向一致性误差≤5°;

格式兼容性:输出文件在主流CAD软件中可正确打开。

复赛评分参考标准:

插件开发(基础分20%

多模态数据导入:支持自然语言文本、多视角试图、工程图、点云等数据的高效上传导入;

界面美观,逻辑清晰,操作流畅(配色合理性、操作便利性、布局合理性);

功能至少支持多模态数据导入、三维CAD生成和模型下载三个功能;

网格模型(基础分15%

完整性:网格覆盖GT模型主体区域(覆盖率≥95%);

细节保留:尖锐特征(如边角)保留度(Hausdorff距离≤0.1mm);

拓扑正确性:无非流形边、孔洞(使用CC网格医生验证);

网格质量:三角形正则性(最小角≥20°,边长比≤5:1)。

基础CAD模型生成(20%-无建模历史

□几何准确性:生成模型与GT模型的几何误差,统计最大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差;

无尺寸标注:最大偏差≤5mm,平均偏差≤2mm,标准差≤1 mm;

有尺寸标注:最大偏差≤1mm,平均偏差≤0.5mm,标准差≤0.2 mm;

特征匹配度:关键几何面(平面/曲面)的法向一致性误差≤5°;

格式兼容性:输出文件在主流CAD软件中可正确打开。

       

建模历史的CAD模型(15%

历史合理性:建模步骤符合工程规范(如草图约束优先于拉伸操作);

在保留关键语义信息的前提下最少化操作步骤。

可调参的参数化模型(15%

可编辑性:修改特征参数(如拉伸长度)后模型无拓扑错误;

参数覆盖度:支持≥15个独立参数(如尺寸、曲率、孔位);

动态适配性:参数调整后模型与输入模态的几何误差≤0.3mm;

语义绑定:自然语言指令可直接驱动参数修改(如将高度增加2cm”)。

模态覆盖度(5%

生成式模型框架复杂度(5%

模型生成时间(5%